添加日期:2012年4月18日 閱讀:1734
*近,我常常收到一些初入營銷領域同行的詢問;或是初入這行或是在讀的或是剛畢業(yè)的(大多是非營銷專業(yè)的人)的郵件,說自己如何喜歡營銷,但不知道營銷為何物,也不知道要了解什么?在這里,就將營銷的發(fā)展和一些重要的營銷工具(非戰(zhàn)略工具)做一個簡單的收集和梳理,即從中國營銷的發(fā)展、營銷的一些常用工具,從“較高”的層面進行簡單的宣講。之所以要“拔高”一些,筆者覺得,思維的高度和角度將決定這些“新人”在未來營銷領域的作為,因此,將主要的營銷工具的進行整理,而非側重營銷技巧的講解。
因不能人人都做回復,初略闡釋一下中國營銷發(fā)展和實踐過程中“主流”營銷工具和“非主流”營銷工具的大致內容。
為什么叫做“營銷的驗方與偏方”?先作一個名詞解釋。什么叫驗方和偏方?其實都是來源于中國的中醫(yī)理論和實踐。
“驗方”釋義:“驗方”是由歷代著名醫(yī)家在治病過程中所總結出來的處方用**.驗方的*大特點是由經驗認識到經驗體會,再由經驗總結上升到理論指導,進而由理論指導應用于臨床實踐,形成了中醫(yī)處方用**理論體系,既可應用于理論學習,又可指導于臨床應用。可見,經方驗方具有比較完善的理論體系,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研究成果。
“偏方”釋義:“偏方”是民間治病的個案經驗認識而形成的處方,它的*大特點是具有單個性,或局限性,尤其是組方用**缺乏嚴密性與合理性。又因偏方在形成過程中缺乏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,導致運用偏方單方僅僅局限在經驗認識上,未能從理論高度研究與指導偏方單方的應用。所以當今運用偏方單方,往往以個人經驗治療體會而缺乏針對性,這就要求對偏方單方的應用要有正確的認識,不可固執(zhí)于偏方單方治大病的偏見。
從這些解釋可以看出,國粹中醫(yī)的“驗方”和“偏方”跟我們現在的營銷學有諸多相似之處。我們姑且借用來闡述營銷理論的“正”與“偏”;“正”與“奇”.
本文分為上、下兩個部分,上部分主要講“主流”營銷工具即“驗方”,下部分講筆者知道的或經歷的一些“非主流”營銷工具和營銷方式,即“偏方”,再加上筆者對“互聯網營銷”的某些方法的認識等等,希望對他們有所幫助。
在中國,營銷學經過20多年的實踐和發(fā)展,已經逐步由零散走向了規(guī)范、科學和系統(tǒng)。對于中國這個迅猛發(fā)展的經濟體,科學和規(guī)范的理論體系,有時候顯得并不那么靈驗。比方說,許多企業(yè)花了很多時間、資金在品牌和推廣上,但取得的業(yè)績卻還不如無名無份的山寨產品;又如中國的股市、樓市,任憑你營銷理論、經濟知識多么完善,推理如何嚴密,但卻很難能夠預測這些市場的漲跌規(guī)律。
怪不得,連龍永圖在博鰲亞洲論壇上都說:“中國的房地產很健康······有需求就沒有泡沫”云云。凡有科學依據和理論根據的方法和模式,也就是“主流”所承認的東西,就像醫(yī)學上的主流“處方”一樣,在這里我們可以稱之為:“驗方”;那么,相對另外還有一種“勢力”,“潛伏”在“主流”的周邊,我們姑且稱之為“偏方”.
“偏”和“正”相對,醫(yī)學上的“偏方”一般沒有被正式的**物或醫(yī)學典籍收載,但有時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的治病的方法。
偏方的來源主要有二種:經驗的積累和家族內部流傳,前者主要在民間流傳能被大多數人所知,后者往往是單傳的。
“偏方能治大病”,是民間流傳很廣的一句俗話。軍事,經濟領域也屢試不爽,毛澤東的“農村包圍城市”;鄧小平的“白貓黑貓論”,哪一個都難找到理論根據,也沒有任何借鑒,但這些都解決了軍事和經濟的大問題。雖然我們不能將其認定為“偏方”,但在當時,也很難叫做“主流”或者“正方”.
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發(fā)展的初期,經濟處于高速的增長的時期,“正”與“偏”并不能**化。正如宗慶后所言,對于市場,就是跟著感覺走。宗的這種感覺,走出了娃哈哈1000億的銷售,他的渠道模式、產品開發(fā)、品牌塑造,創(chuàng)出了“中國營銷”的“宗式”特色,這是“正”還是“偏”,是“正”好,還是“偏”好?
也許已經很難去界定了,企業(yè)的老板也很難學得了宗慶后,也很難學得到。對于大企業(yè),確實很難學,但對于中小企業(yè),卻可以好好學習一下宗的務實和“感覺”.正所謂,以奇勝,以正合。
責任編輯:張言 pndqq.cn 2012-4-18 14:49:12
文章來源: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廣州金孚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-1168醫(yī)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http://pndqq.cn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.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1168醫(yī)藥招商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3.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4.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聯系郵箱:2817276005@qq.com。